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新闻 > 详情页

新闻资讯

商务部召开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考核评价结果专题发布会

时间:2021-01-28      来源:商务部网站


商务部于2021年1月27日(星期三)上午10时召开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考核评价结果专题发布会。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朱冰向大家介绍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高峰主持本次会议。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高峰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商务部的专题新闻发布会。大家知道从2016年开始,商务部每年对国家级经开区进行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已经连续开展了五年,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有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先生,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朱冰先生向大家介绍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我是今天发布会的主持人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高峰。首先请宗长青司长介绍有关情况。

宗长青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商务部从2016年开始,每年组织开展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去年底,我们完成了2020年的考核评价工作,对218家国家级经开区2019年度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考核评价,形成了考核评价结果和排名。

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今天发布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

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第一,关于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

从考核评价结果看,218家国家级经开区总体上呈现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益和质量提升、开放带动作用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发展规模稳定增长。2019年,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2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0.6%。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开区、天津经开区、青岛经开区四家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

二是开放平台作用突出。2019年,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进出口总额6.4万亿元,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0.2%;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547.6亿美元,同比增长3.7%,占全国利用外资比重为22%,为稳外贸、稳外资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三是科技创新实力增强。截至2019年末,国家级经开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1万家,较上年末增长39%;拥有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478家,增长6.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94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1倍。北京经开区、江宁经开区等大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1144家和675家。

四是示范带动效果明显。2019年,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地级市比重为14.1%,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所在地级市比重为15.7%,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2019年,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较上年大幅下降。截至2019年末,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参与共建园区76个,昆山经开区、烟台经开区、南京经开区、杭州经开区等对口援疆、援藏、援助边境合作区134个。

第二,关于考核评价排名情况。

严格按照程序,考核评价工作组对《考核评价办法》确定的五大类53项指标进行了集中评审,通过量化评价方法确定了218家国家级经开区的综合排名和单项排名。现将相关排名情况予以公布:

一是综合发展水平前30名名单。由高到低依次为: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如图:

这30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万亿元,同比增长7.4%,占218家国家级经开区比重的36.4%。

二是吸收利用外资排名前10名名单。实际使用外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前10家依次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如图:

这10家国家级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171亿美元,同比增长21%,占218家国家级经开区利用外资总额的31.3%。

三是进出口总额排名前10名名单。进出口总额前10家依次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如图:

这10家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2.5万亿元,与上年持平,占218家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总额的39.3%。

第三,关于考评评价结果应用情况。

按照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原则,主要从两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一对一”指导整改提升。根据每个国家级经开区考核评价结果,印发2020年考核评价结果通知书,“一对一”告知考核评价综合排名、总体评价、短板不足以及改进要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国家级经开区改进提升。

二是对连续两年排名最后5名的予以退出。宁夏石嘴山经开区连续两年排在倒数5名中(2019年倒数第4,2020年倒数第2),按照考核评价办法规定,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这是继去年甘肃酒泉经开区退出后,第2家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的开发区,至此国家级经开区数量由219家减少为217家。

以上是我发布的内容。谢谢。

高峰

谢谢宗长青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按照惯例请大家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下面请提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记者

请问今年商务部在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宗长青

谢谢你的提问。新的一年商务部将围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商务工作会议部署,在指导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方面,从八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加强工作指导,持续抓好国务院《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就是2019年国发11号文,抓好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

二是进一步深化开发区放管服改革,加大放权赋能力度,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三是修订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引导国家级经开区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突出开放型经济导向,加大稳外贸、稳外资力度,着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四是指导国家级经开区聚焦主导产业,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增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五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高水平建设国际合作园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高质量开放平台。

六是引导国家级经开区以及相关开发区之间加强对接合作,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促进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要素成本升高的东部企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

七是及时总结各地及国家级经开区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简报、培训、会议等多种宣传方式加以推广。加强开发区之间的互学互鉴,提高开发区管理水平。

八是完善国家级经开区统计调查制度,加强国家级经开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谢谢。

高峰

请继续提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在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方面我们还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能否介绍一下?

朱冰

商务部作为国家级经开区工作的牵头部门,去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特别是围绕贯彻落实国发11号文,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我们主要开展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工作指导。去年年初商务部印发了《关于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全面做好国家级经开区工作的通知》,从加大政策支持、完善考核评价、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投资促进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措施,指导国家级经开区妥善应对疫情,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下半年为了引导开发区更好地根据考核评价办法修订的导向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我们又印发了《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家级经开区有关工作的通知》,从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推进“放管服”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

第二,推动复工复产。我们及时跟踪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协调帮助解决防疫物资、生产物资的短缺问题,积极协助国家级经开区加强信息沟通,鼓励围绕产业链同步复工开展协作,共同协调解决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难题。据统计,去年1-9月,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4万亿元,同比增长0.5%;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同比增长4.5%。

第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去年5月,商务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国开行未来三年累计提供不低于一千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支持开发区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加大对区内外贸外资企业的金融支持。截至去年底,已经有12家商务主管部门与所在地国开行分行建立了联系机制,对接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第四,强化经验推广。我们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对218家开发区负责同志开展全覆盖培训。印发了《关于推广北京市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使部分行政权力和办理部分公共服务事项的函》,指导地方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同时通过新闻、简报、专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了开发区的成功经验,其中推广江苏省开发区区域评估经验的专刊获得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我们积极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促进开发区在节能环保领域加强交流合作,持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截至去年年底,累计有38家国家级经开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第五,提升了交流合作水平。围绕稳外资工作,引导开发区创新和优化招商引资方式,大力推行视频招商、线上推介、网络签约等方式,做好疫情期间的招商、安商、稳商工作。积极组织开发区对话500强、跨国公司投资计划说明会、国际合作生态园联席会议等交流活动,加强投资促进、提升国际合作水平。我们还继续开展了开发区对口帮扶边合区、跨合区三年行动计划,近三年开发区已经累计安排了对口帮扶资金4500万元,推动了投资合作项目68个。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应。谢谢。

高峰

请继续提问。

国际商报记者

应对疫情的冲击,国家级经开区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都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朱冰

谢谢您的提问。去年以来确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验,国家级经开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了开放平台的作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各项工作,重点围绕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在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方面,国家级经开区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促经济发展。一是帮助外贸企业稳定国际订单,比如杭州经开区以最快速度为空运转海运出口的企业查验货物、出具证明,帮助企业快速通关,保障货物按时交付。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苏州工业园区通过线上招聘、视频会议等方式密切跟踪在谈项目进度,推动一批地区总部、医药等领域的重点项目的洽谈和落地,稳定了外资规模,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

第二,保市场主体方面,国家级经开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项目全过程的服务体系,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一是加强了企业服务的保障。比如江宁经开区开展了“企业发展陪伴计划”,这个计划涵盖了成长、成熟、龙头等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求,通过政策引导、专项资金激励,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的活力。二是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连云港经开区开展了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实现了两天以内办结企业开办手续。出台了建设工程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方案等多项创新制度。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整合优化审批流程,实现30天内办结企业开工手续。

第三,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我们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一是立足产业招商,巩固产业链、供应链的基础。郑州经开区通过绘制产业招商图谱,聚焦高质量产业项目,提升汽车和装备制造这些主导产业竞争力。二是通过深化区域合作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通过推进开发区之间的跨区域合作破解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难题。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水平,主要是加快突破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培育建设新兴产业,不断地增强产业链竞争力。比如合肥经开区打造运营科技创新平台,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动力。

第四,落实助企措施,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比如成都经开区通过积极协调省市相关部门推动省内和重庆、长三角、湖北地区配套企业开展复工复产,并且设置了汽车零部件货运车辆中转站,为整车企业提供零部件中转服务。

以上是我们采取的一些措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请问截至目前国家级经开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哪些典型经验与做法?

朱冰

谢谢你的提问。2019年国发11号文出台以后,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现在已经有25个省(区、市)相继出台了本地区的配套落实文件,依托国家级经开区的产业基础和体制优势,不少省份进行了创新和探索,其中江苏省推行的开发区区域评估、浙江省开展的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北京经开区推进的审批制度改革,这些经验和做法都具有一定典型性。

第一,江苏省推行开发区区域评估,深化“放管服”改革。省商务厅牵头构建了多部门协同推进的机制,印发了《江苏省开发区区域评估工作方案》,由各个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实施细则,在全省15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区域评估,取得了积极成效。区域评估就是由政府对投资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评估事项进行统一评估,形成整体性、区域性成果,然后由区域内投资项目共享,变“单个项目评”为“区域整体评”、变“企业付费”为“政府买单”,变“申请后审批”为“申请前服务”,为区域内投资项目审批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费用,有效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了营商环境。

第二,浙江省开展的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浙江省是在全国首创了开发区的产业链“链长制”,提出了各个开发区确定一条产业链实行“链长制”试点,由开发区所在地市县的党政主要领导担任链长,建立健全了“九个一”的工作机制,通过“链长制”的试点,浙江省国家级经开区聚焦园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链,统筹优质资源,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升数字化水平。继浙江省之后,山东、江西等省也相继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链长制,对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北京经开区推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去年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发文明确赋予北京经开区2509项行政权力和17项公共服务事项,其中市级的行政权限有163项,市级的公务服务事项有2项,基本实现了开发区“区内事区内办”,北京经开区充分发挥了市委市政府赋权的优势,开展审批制度的改革,率先建立了审批、管理、执法链条式的工作机制,围绕各领域的权责和服务事项梳理绘制了全链条的业务流程图,体现了工作重要的节点、办理的时限,形成了主责协同之间的职责划分边界和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互认、共享的链条式关系,再造了职权运行流程和规范,这些做法对国家级经开区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都具有示范借鉴意义。

我就回应这些,谢谢。

高峰

请继续提问,还有一位记者,最后一个问题。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国家级经开区今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将发挥哪些作用?

宗长青

谢谢你的提问。设立国家级经开区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级经开区作为国家级开放平台和产业集聚区,过去、现在和今后都必须切实贯彻国家战略意图,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成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级经开区建设。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2019年5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经开区工作,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就是国发11号文;胡春华副总理2019年11月出席广州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现场会并作讲话,去年又专门研究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工作。商务部持续加强服务指导,从2016年配套制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每年开展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五届,倒逼形成了你追我赶、加压奋进、创新提升的良好发展格局。呈现出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益和质量提升、开放带动作用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当然,国家级经开区之间也存在发展不平衡,部分开发区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要素集聚度不高,改革开放动力弱化等问题。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国家级经开区今后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新的一年,国家级经开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履行职责使命,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必须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中有新举措,必须在扩大对外开放、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有新成效,必须在积极参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有新作为。着力推进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持续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对外开放排头兵,区域发展增长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谢谢。

高峰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大家如果还有新的问题或者新的关注也欢迎大家继续和新闻办联系,我们也将积极协调,通过其他方式给予积极的回应。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两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来源:商务部网站。